MZ-1 當磁帶走向光碟

1992 11.01

 

 

'79年,歷史上第一台Walkman(隨身聽)誕生。這台以Cassette Tape(卡式錄音帶)作為載體,看似普通的金屬盒卻顛覆了音樂只能在家中欣賞的科技體驗,搭配Sony強大行銷及技術力,讓Walkman Style引領潮流也創造歷史,奠定了Sony立身於音響界的基礎。

往後Sony持續進化精進 : '85年CD、'90年DAT等不同載體隨身聽接力誕生~但整體來說仍以輕巧經濟的卡帶隨身聽最具競爭力。( ̄o ̄)

在Walkman大紅大紫約十年後,隨著卡帶市佔的飽和而連動的銷售瓶頸。時任Sony社長大賀典雄意識到Walkman必須前進的未來性,於是夥同當年一同制定CD規格的Philips共同策劃次世代媒體的研發~

 

Next Walkman

只是最終Sony傾心於光碟而Philips鍾情在卡帶的同床異夢地在無共識的結局下而分道揚鑣各自努力...(詳見HISTORY 543)

加緊腳步的Sony最終於'91年5月發表了新世代儲存媒體Mini Disc(以下稱為MD)。小巧的塑料匣裡乘載著夢幻神奇的可錄音迷你光碟(64 x 64mm),並在短短1年半後的'92年11月,世界 初Portable MD : MZ-1 / MZ-2P發售!!

"夢のメィデア ミニディスク、誕生(夢想的媒體,MD、誕生。)"。藉由型錄封面感性的開場告白,Sony自豪地宣示了技術集大成的代表作。

比起迷你小巧的"餅乾片","Recordable"更是讓人魂牽夢縈的亮點吧~( ̄▽ ̄)~♩畢竟當年的音樂載體各有其優/痛點 : 卡帶音質不佳,CD不隨身且無法錄音*,而DAT速度不佳且天價。相較下可錄 / 隨身 / 還是數位音質的MD簡直是Mission Impossible般的存在~

 

*於家用市場可錄音CD硬體由於極其罕見,直到'99年開始才藉由PC的普及讓CD燒錄平價化而盛行,此時MD也進入到中期發展階段,與MD整體發展上並無太大交叉影響

 

 

圖片為各載體首發的隨身聽,'79年誕生的史上 初隨身聽TPS-L2奠定了Sony40年的隨身聽始祖地位,往後並延伸至CD、DAT等不同載體~但整體來說仍以簡便經濟的卡帶隨身聽最具影響力~

 

龐然大物,是MZ-1給人的第一印象。媲美磚頭的"大"主機,比美小肩包的"大"收納套,加上繁星般的按鍵和文字與科技象徵的MD Walkman Logo形成強烈對比。(~ o ~)

不過當"餅乾片"推進機身的那一霎那,實現了多少Audio Fans可錄光碟的夢想宿願成真(T_T),此時大小重量似乎也不是那麼的重要了...

 

上方似乎為針對歐美區域製作的形象照,以水銀潑灑於模具上鑄造出MD。刻劃出其獨特、先進、兼具時尚的使用體感

當時新聞發表階段也陸續出過兩三種不同版本的原型機,不過實際商品化後則是時完全迥異的形色

 

大無極限 重無界限

不過搶先享受高科技就要付出高代價顯然是不變的定律,連高收入的日本人都卻步的¥79,800,更遑論與日本同步MZ-1的發燒友更是鳳毛麟角。雖然龐大的外表嚇到不少Fans,內在卻也令人咋舌地高水準~

採用了非常罕見的電動的Slot In機構(也是厚度的元兇),將碟片推入一定程度即自動"吸入",按下退片鍵即自動退出,還是Sony Walkman史唯一電動進 / 退片機型。

最大12 x 2文字的多元螢幕,插電時即自動背光照明,配備光纖數位輸出/入便於家用音響連結,而媲美專業錄音機編輯操作鍵、獨立的進/退搜尋鍵等。甚至連充電器、收納套竟也不可思議地"Made in Japan"~以上的奢華賣點對Sony MD Series來說僅此曇花一現。

雖然豐富專業的按鍵群們雖具使用效率,但卻沒有隨身聽標配的線控,加上充電與使用時間幾近1:1的電力效率::>_<::,對比出高科技還需一些時間來等待。

配備音效為兩段式Bass Boost,也具備"Resume(斷點播放)",即使關機後音樂也能從上次停止點開始。

 

大型液晶螢幕、電動進 / 退片、光纖輸出等,MZ-1告訴我們龐大機身也有渾身好料

 

附屬的收納套比較像是小肩包(真的好大一台),不過可是"熊高級"的日本製歐

 

錄放大不同

MD主要分成兩型態光碟 :

Playback Only : 音樂專輯用只能讀取的光碟,Sony宣稱採用與CD同樣的製作工程,物理上光碟結構原理等皆與CD相似(不過MD則為壓縮資訊),可預期在成本結構上相當具競爭力,或可視為迷你版CD。

Recordable : 錄音專用的光磁氣光碟,以光學頭+光磁頭改變光碟磁性,在讀寫時不僅簡便輕易並適於隨身的高度穩定(︶▽︶),官方號稱可複寫達100萬次↑,唯一缺點就是與一般光碟相比讀寫速度緩慢不少(作為音樂記錄已十足),而寫入(錄音結束後)後硬體需額外花費數秒~十數秒寫入光碟軌跡資訊。只是以作為純粹的音樂載體來看待算是瑕不掩瑜~

為了對抗光碟讀寫時最大宿敵的震動,Sony也開發了"Shock-Resistant Memory"也就是俗稱的防震技術,可防止3秒以內的震動跳音~

 

MD主要規格為Recordable與Playback Only,無論外在內裡都大不同,可錄放的Recordable使用光磁光碟,而無法錄音的唱片專輯的Playback Only與CD製程相似

 

由於採用User TOC Area循跡方式及磁界變調覆寫,使MD在編輯執行上述編輯的效率有如"Floppy DIsc(磁碟片)"地簡易流暢

 

除了可錄音的獨特亮點了外,光碟另一特色的非接觸及秒選歌跳取特色自是不在話下,Sony同樣地也將其活用於錄音操控讓MD擁有無人能及的編輯優勢 :

Disc Name / Track Name

堪稱所有數位錄音載體的標準功能,當然MD也不例外,可針對專輯及每首樂曲輸入名稱,單張光碟最大可達1,700文字(英數)

Erase / Erase All

可一鍵快速消除單首樂曲,或整張光碟內容

Divide

喜歡的樂曲可任意分割為數個段落,分割單位甚至可以"秒"單位執行

Combine

順序相鄰的兩首樂曲可將其任意合併

Swap

可任意調換曲目前後順序,日後則更名為"Move"(可能更簡單易懂吧)

上述操作對於多數可錄音光碟都有著如時間長短或軌距因素等不同程度的限制,由於MD採用了User TOC Area循跡方式及"Magnetic Field Modulation Overwrite(磁界變調覆寫)",使MD執行上能媲美"Floppy Disc(磁碟片)"地簡易流暢。

接上DC(也就是充電器)時螢幕即啟動背光照明,看似談不上甚麼厲害獨特的功能,但很妙的是直到'02年MZ-S1登場之前Sony沒有任一台MD有此功能

 

數位音訊的Optical(光纖)端子,Sony MD史僅有MZ-1 / MZ-2P兩機型限定~~

 

而本質的聲音表現如何呢?看似樣樣好的MD在音質面顯得見絀了些~實際上MD容量約為CD1/5(很大因素來自於與唱片業者間著作權的考量),為此Sony開發ATRAC聲音壓縮技術,以音響心理學理論,將人耳不易察覺的音樂細節透過演算達到資訊減少同時避免明顯的聽感劣化。MD標準傳輸量為292kbps。

有個非正式但可能性相當高的乳摸傳聞,由規格制定到上市僅約短短的1年半以致於初代MD硬體(包含MZ-1)整體穩定度還不完全,為了確保資料紀錄的可靠性,MZ-1錄音時同一份資料會寫入兩次作為主 / 備份避免漏失的有點傻瓜但卻很實際的對策,也因此MZ-1(或者說是初代的硬體)的音質表現僅有規格書上的一半。

 

重達170g的充電池BP-MZ1,還是一鳴驚人的¥7,000天價,Sony似乎是打算海削用戶回本

 

首登場的新科技通常就意味著高耗能,MD當然也不意外,在高達6V的功耗下Sony還雪上加霜地"似乎刻意"配備性能較為遜色的鎳鎘(Ni-Cd)電池,900mAh卻只能提供短短的錄60分 / 放75的續航力>_<|||。也不像一般隨身聽支援外接電池盒,雖然主機後方預留了應為擴充用的金屬接點,但從頭至終Sony並未推出相關周邊,加上充電池定價高達¥7,000(Sony你好樣的\( ̄ハ ̄),以其搞笑的續航的至少需額外加購兩三顆充電池,似乎打算靠充電池營收來平攤開發成本...

 

約同期上市的還有華貴美麗的Aiwa AMD-100的OEM版本與韓國GoldStar(據說協助Sony開發MD)也就是現今的LG集團的MD-R1

 

夢想的起點

以Walkman來說,MZ-1顯然還有好一段進化的旅程~非常專業的作工,非常專業的售價,當然體積也非常的"專業",實際使用上將其看作"隨身背"的小型錄音座顯然更為合適...

不過對於初試啼聲的MD來說,帶領研究走出實驗室(ㆆᴗㆆ),將夢想轉化為現實,將技術帶入市場絕對是遠大於產品規格的意義。MZ-1的登場,為所有的Fans開拓了嶄新理念的實踐,也隨著Sony正式地昭告了一個新世代的到來。

 

OO

  • MD 初 Portable Recorder
  • 光碟錄 / 放 / 編輯
  • 電動進 / 退片機構
  • 12 x2文字液晶螢幕
  • 獨立光纖輸出 / 入
  • 3秒防震記憶

XX

龐大厚重的機身

貧弱的續航力

高價的充電池


Size(w h d)

  • 114 × 43 × 139mm
  • 690g(with 170g Rech. Batt.)

Official Price

¥79,800


 

 

 

Mode

BP-MZ1 

75mins
60mins
Full Charge Time 60mins

 

 

 

Comments: 7
  • #7

    angelo2046 (Friday, 08 January 2016 21:34)

    Hi 小呂,又是我

  • #6

    md543 (Saturday, 18 April 2015 05:58)

    謝謝您的指教,內文己重更正

  • #5

    angelo2046 (Saturday, 18 April 2015 03:43)

    "重達170g的充電電池BP-MZ1,高達¥7,000定價使用壽命只有短短的半年,Sony似乎是打算海削用戶回本... "
    MZ-1說明書裡, 寫壽命約6個月的鋰電池, 是指作時鐘用的CR2025鋰電
    並不是指BP-MZ1

  • #4

    Pham Le Huong Vinh (Wednesday, 19 March 2014 18:17)

    Welcome back !

  • #3

    Pham Le Huong Vinh (Monday, 09 December 2013 20:27)

    Dear admin,

    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immediately responses. Yesterday, I have downloaded and everything OK. Thanks again.

    You said that : ''This page data is still updated and will be closed 1 days later.'
    Why? Unfortunately to hear that.

  • #2

    Pham Le Huong Vinh (Sunday, 08 December 2013 17:37)

    Hello,
    I am a MD fan from Vietnam. I can't download pdf file above. Please upload again. Thanks !

  • #1

    benny (Tuesday, 06 August 2013 22:03)

    我第一台md

本網站部分圖文版權隸屬於Sony Corporation,以及各網站所有。MD543整合提供網友作無償性資料參考、交流,請勿使用於商業或其他任何營利用途。如有侵權情形,敬請來信告知 

本頁面部分內容引用出處:

  • 感謝網友鄭凱文分享產品照
  • 感謝網友張醫國先生、日本網友J先生以及曾我先生分享型錄
  • 感謝網友Hsu Jimmy、洪東欽提供產品規格
  • m.blog.naver.com/PostView.naver?isHttpsRedirect=true&blogId=hjc2055&logNo=40179608069

 

 

Contact me

 

WANTED543

 

PDF Sample
PDF Sample

建立官方資料圖書館是MD543的願景,歡迎你分享Sharp、Kenwood、Victor等說明書資料、官方型錄~

We appreciate any Sharp, Kenwood, Victor official brochure please share it 

Scan your brochure and send the data to the email below. MD543 create a PDF format catalog for free, and send for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