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09.10
秀氣纖細的螢幕襯上小巧的操作群集約於上方,並以大片幅的留白鋪陳出簡潔的視覺。一向總是豐富充實的錄音MD,這次選擇了內斂的造型告白,似乎是向Fans宣布錄音MD不一樣了...。
MZ-R900是第一台搭載"MDLP(MD Long Play)"的隨身型錄音MD,什麼是MDLP?這是Sony於'99年所制定的長時間錄音模式,採用了更先進的ATRAC3聲音壓縮技術,來達到2倍或4倍的錄音時間。
MDLP的Logo與簡易規格表
當然,將音樂資料縮減卻又同時延長錄音時間,不單只是將檔案縮小就好,為了防止壓縮率的造成音質的劣化,除了提升資料處理性能,也將音頻分割處理更加細緻化,在增加記錄時間同時又能維持一定的音質水準。有關ATRAC3詳細將於日後撰寫的Tech543專欄為大家介紹。
MDLP有2倍(LP2)及4倍(LP4)的延長錄音模式,都是立體聲音質,而在此之前的錄音模式則稱為標準(SP)與單聲道(Mono)。
簡單來說,一張80分鐘的MD空白片,在MDLP上最多可達到4倍的320分鐘錄音時間(雖然在4倍時音質已明顯劣化)。這麼殺手級的功能,使得R900無論在上市前後都擁有絕高的人氣及話題性。
當然啦,既然被呂大少稱其為"十項全能",光只是MDLP還是沾不上邊的,R900除了殺手級的MDLP外,也帶來了不少革命性變革。
不同於以往,R900在秀氣纖細的螢幕襯上小巧的操作群,搭配上操控無敵的雙向的飛梭撥盤,並一口氣推出繽紛的四種色系
性能表現
R900採用32bit RISC處理器以及導入0.18μm的薄型省電系統LSI。並針對光學組件、信號增幅、電源部等導入了新開發的主要IC,此外將光碟轉速提升至約3倍來縮減讀取時間。致力於省電工程的結果,在SP模式時與前代錄音MD R90/91相比下,分別提升放音1.8倍/錄音1.3倍的超長效續航力(充/外接電池併用時)。
LP4模式下,放音66小時/錄音30小時,登上當時世界最長的王座,但搞笑的是R900是當時唯一擁有MDLP的錄音MD...←_←。
不過根據呂大少考察的結果,即使在SP模式R900依然是錄音機型的續航力之最,不知為何Sony謙虛到對此絕口不提。
新造型的線控,外觀上更加圓潤,操控上也更加進化
機能操控
在操作性上獲得高度評價的"Jog Dia(操控旋鈕)",在此更升級為左右雙向式操控,左邊為編輯的設定性操作,右邊為主管播放、停止等基本功能,將複數的機能集約為簡,也讓外觀上更加地簡潔。
新型棒狀線控,導入了直覺性的操作邏輯。將線控頂部以拉出/迴旋/押入方式來操控播放、跳曲、停止等基本功能。搭配雙向撥盤,讓操控性發揮到所向無敵的境界。
已成為放音MD標準功能的"Digital Sound Press(數位音場設定)",首次在錄音MD上登場,利用對高/低音的個別微調,能組合出64段纖細的音場效果,並且可以儲存2組的個人設定。
可針對高低音個別8階段調整的數位音場設定,首次在錄音MD上登場
談不上實用但蠻搞笑的^o^"Melody Timer(鬧鐘)"功能,以分鐘為單位最大到99分的鬧鐘功能,可避免如搭電車時過站忘了下車的場合。
學習語言時很實用的"Play Speed Control(撥放速度控制)"在80%-110%的範圍內能以5%為單位作撥放調整。
"Personal Disc Memory(個人偏好記憶)"功能,顧名思義,這是保存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只需轉動和壓下撥盤,主機就會記憶5種播放設定,而當下次碟片放入時,R900會自動切換到當時的設定,最大可記憶20張碟片,超過20張之後會自動從時間順序最早的設定清除後遞補上。
播放選單新加入了不怎麼實用的"Program Play(曲目編程)",選取喜歡的曲目並決定撥放順序,讓R900的播放選項一口氣增加到8種模式。
讓人眼花撩亂的播放模式,上圖Icon為線控液晶的顯示,一般撥放模式(Normal)則無任何顯示
光碟偏好設定會記憶以上五種播放設定,下次再使用該碟片時就會自動切換到設定,最大可記憶20張碟片設定 (為方便理解呂大少自行繪製Icon,R900螢幕並無Icon顯示)
錄音編輯
長期以來,Sony的MD在錄音時,一直存在著"End Search(結束點搜尋)"的問題。
通常錄音時,啟動按鍵後機器即會從空白部分開始錄音,這不只是常識,大多數的MD廠商Sharp、Panasonic亦是如此。
難搞的Sony卻採用了匪夷所思的操控(可能也只有Sony這麼作),簡單來說,假設一首4分長度的歌曲聽了一分鐘後停止,之後錄音時如未先按下"End Search"來搜尋結束點就啟動,那麼這首歌曲從第一分鐘之後的資料都會被覆寫掉。(ㄒoㄒ)
這樣奇怪且多此一舉的操作邏輯,除了容易造成誤操作(誤觸碰錄音鍵或忘了先按End Search就執行錄音)而將資料覆寫,呂大少對End Search存在的意義及其優點百思不得其解,有那位知曉內情的Fans可幫忙解答嗎?
所幸從R900開始,End Search分成了"Form Here(從停止點錄音)"與"From End(從空白處錄音)"兩種錄音設定,從主機選單中設定為From End之後,錄音時就一律由光碟空白處執行,讓Sony的用家擺脫了奸譙聲連連的錄音操控。
相信許多Sony用家都曾因End Search奇怪的操作邏輯而誤將資料覆寫的"美好"回憶,所幸R900增加了From End設定,終於擺脫了錄音誤寫的夢魘
"Auto Time Track Mark(自動曲目記號)"功能,諸如在會議記錄時可以設定每3分、5分、15分的間隔內自動加入曲目記號等,抑或是可自訂在固定區段的時間間隔內,加入曲目記號等。
三級式的規格躍進,加上殺手級規格以及新功能包山包海地加碼,即便如此,R900依然保有與前一代世界最小機身的R90幾乎同等的大小,在性能與操作幾近無懈可擊的超高規格,讓R900堪稱劃時代的十項全能旗艦。
看到此想必有不少Fans好奇,豪氣地把一好牌全數出盡的Sony下次還能端出甚麼牛肉?呂大少在此鄭重地告訴各位,Fans請放心,好戲才正要開始~...。●
OO
XX
SIze
續航力模式 |
充電池 放 / 錄 |
AA x 1 放 / 錄 |
充+AA x 1 放 / 錄 |
SP | 21 / 8 | 30 / 7 | 53 / 19 |
LP2 | 23 / 10.5 | 35 / 10 | 60 / 26 |
LP4 | 26 / 13 | 38 / 14 | 66 / 30 |
充電時間 | 3.5 | - |
以上數值為小時單位
PDF目錄所有內容以及部分圖片屬於Sony Corporation以及各網站所有,提供網友作無償性資料參考、交流,請勿使用於商業或其他任何營利用途,本頁部分圖片引用自以下網頁
md543 (Monday, 29 April 2013 04:06)
歡迎寫下您的意見及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