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10.10
換湯不換藥的"新作"
MZ-R50,縱橫修長的機身上,無論內在或外貌都為了無新意地傳承了上前作MZ-R30的,稱其為加強升級版似乎比較符合。
也許是為了營造與R30的區別,提供了頗為陽光開朗的色系選擇,於日後的網路拍賣與開箱資訊,呂大少個人經驗以水藍色能見度最高,銀色次之。獨特騷包的珊瑚橘雖非限量版本,由官方型錄資訊得知珊瑚橘早一步即生產完畢之故,也因此流通數量較稀有,造成日後身價也跟著水漲~
修長比例的機面,殺出了一刀兩斷並切割出顯示與操控的區塊造型。與前作MZ-R30如出一轍的多元螢幕,並以微突起造型優化操控手感。
經典的Jog Dial(飛梭轉盤)當然也沒欠缺,執行選曲、編輯文字、替換曲目等重複繁瑣動作時:1.食指輕轉滾輪,選定目標 2.下押滾輪(同等Enter)即完成。
同期登場先發的Sharp推出號稱"Slot in Type MD初"MD Jacket Size的MS701/MS702,其號稱的"MD Jacket Size"指的其實是基於投影面積算法的意象式比喻,並非如真正的字義數值,不過其方正袖珍的機身還是達到了宣傳目的~
採用新型鋰充電池,加上光學組件與機座的薄型化,比起MZ-R30相較下縮小了30%,並且擁有直逼放音MD的薄度,成就年度最薄的機身
拿起R50時,最明顯地感受到直逼MD Player的厚度吧~是地,相較於被對手Shapr MD-MS701、MS702捷足先登的"錄音MD初"MD Jacket Size,Sony則以"纖薄修長"分庭抗禮。
R50採用新型LIP-8鋰電池,加上光學組件與機座的薄型化,以19.7mm(機身平均值)的苗條機身挑戰Sharp並度化眾生,成就年度最薄Recorder,還猶原記得當年入手R50時讓呂大少愛不釋手的纖薄手感(以當時標準來說)情境彷彿還歷歷在目~
有著讓人眼花撩亂的多元液晶顯示螢幕,不過很混堪稱R30換殼清庫存版本
擁有絕佳操作性的"Jog Dial(飛梭轉盤)"是一大特色,只需用食指上下輕撥、按下等兩三個動作,即可執行選曲、文字輸入、曲目更換的功能。另外,機身右邊飛梭轉盤與常用功能也整合成一體式的按鍵設計,讓視覺與操作上更顯得美觀簡便。
另外,官方型錄註明作為”發売記念”,大方地大放送前20萬台隨貨附贈光纖數位線(R50月產量5萬台),當年與日本同步購買的玩家們如果沒拿到光纖線,八九不離十是被上游盤商或被店家給A走了╮(╯_╰)╭
Stick Controller迴旋轉軸的嶄新的操控體驗,堪稱是線控的大革命,奠定了MD時代的新經典。
長久以來線控耳機端受限於Micro Plugr的Sony Walkman,在此變更為為標準的Mini Plug,讓用戶可將線控任意搭配不同的耳機使用
MD新經典 Stick Controller
與MZ-E25、MZ-E35一同締造歷史的"Stick線控(Stick controller)",顛覆以往線控的既定概念,長棒狀造型,並於前端配置"Shuttle Ring(迴旋轉軸)"。僅需轉動即可操控播放、快進、後退暫停等基本功能。直觀,簡便、新奇的操控體感,開拓並確立了嶄新的設計經典,並深遠地影響了日後的線控設計走向。
不僅如此,以往Sony線控與耳機連接端的獨家特規Micro Plug,在此變更為標準的Mini Plug,終於由萬年特規詛咒徹底解放,自此Sony於全系列Walkman也順勢汰換,讓Micro Plug逐步走入歷史。
比較可惜的是比其同期他廠紛紛已採用背光照明線控,Sony老神在在地還不肯下放背光照明功能。
新型的LIP-8鋰電池讓機身能更加縮小些,不過外接電池盒依然需厚重的AA電池x2
自宇宙大爆炸起就一直視光碟媒體的命中宿敵"震動",在此由以往4Mbit(1MB=8Mbit)的10秒防震記憶,大殺四方地暴增至4倍的16Mbit DAC,實現了幾乎與跳音無緣的40秒防震。
新型的鋰電池LIP-8,有著雖有進步,仍需努力的3小時滿充電時間,只是相較以往放 / 錄續航力也往下各掉一小時的錄4 /放7小時,雖然官方號稱與AA電池併用多達22小時放音續航力,只是原本就不怎麼輕盈的機身加上電池盒後的大無限,重無底的體積尺寸,實在難以作為日常生活風景中"隨身"的存在。
兩者相較下,可看得出R50在造型上的"換湯不換藥"
Sony初 24Bit ATRAC
R50是Sony首度採用24Bit的ATRAC晶片機型,不難預期音樂細節上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神奇的是Sony低調到目錄上僅條列式地寫出"24Bit演算ATRAC採用"。另外在歷代公媽級經典MD中R50經常是口袋名單,不知否24Bit演算ATRAC所優化的結果,只待熱心玩家粉絲來解答了~
作為R30的繼任者~如出一輒的主體造型,有志一同的操控體驗,讓R50整體顯得舊瓶新裝的疲累敷衍感(好在得力於Stick Controller的採用才撐起了半邊天)。如同開頭提到的,將其視為升級優化版比較符合其R50的擠牙膏策略定位。
與他廠相比不甚高明的中庸保守的造型設計,但不得不說如此中規中矩帶著機能感的設計語言反倒勾出了某種記憶中似曾相似又莫名熟悉的獨特觸動,大概也能解釋Sony產品為何總是引領當代,定義經典的原因了吧~●
OO
XX
缺乏新意的產品規劃
退步的續航力
Size(w h d)
Official Price
¥48,000
Monthly output
50,000pcs
Siz
Official Price
¥48,000
Monthly Output
50,000pcs
Mode |
LIP-8 |
AA x 2 | Both |
▶ | 7 | 12 | 22 |
・ | 4 | 5 | 12 |
Charge Time | 2 (80%) / 3 (Full) | - |
Numbers = Hours
PDF目錄所有內容以及部分圖片內容屬於SONY CORPORATION所有,僅供資料參考、交流。請勿使用於商業或其他任何營利用途
MD543 (Friday, 30 December 2022)
MZ-R37
https://md543.jimdofree.com/family543-year-2000/1999/mz-r37/
lyuanstone (Friday, 30 December 2022 01:29)
MZ-R37也更新下嘛
md543 (Monday, 29 April 2013 04:04)
歡迎寫下您的意見及想法